(四)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监管重点。
监事会主席徐良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建红代表招商局集团董事会、罗东江代表外部董事分别发言。招商局集团要以建设规范董事会为契机,调整优化发展思路,统筹谋划长远战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外部董事要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客观地分析问题,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处理好风险控制和企业发展的关系,确保各项重大决策客观、科学,督促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中组部干部五局和国资委改组局、企干一局,监事会有关办事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国资委改组局局长李冰主持了会议。孟建民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的决定和决议。孟建民强调,招商局集团是百年历史传承企业,目前交通、金融、房地产三大核心产业布局逐步合理,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国际化、资本化程度不断提高,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但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局面,将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开展多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逐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一是认真学习文件,确保吃透精神。问:请您谈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在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将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亲自部署协调、亲自督察督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既要统筹好改革的整体情况,协同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又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实现改革的突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企业党组织在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管理监督中的责任,支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
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围绕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要抓好六项重点任务。问:对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哪些改革措施?答: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要坚持的五项原则。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明确选人用人标准和程序,创新选人用人方式。

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指导意见》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问:国资委如何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答: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国资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要把试点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四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为此,《指导意见》提出:一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准确把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毅就《指导意见》制定和实施有关问题,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加重大。
二是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指导意见》强调:一是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六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强化出资人监督,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制度,加强审计、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工作,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工作的闭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次序、节奏和力度,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改革。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快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问责机制,坚决遏制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等腐败现象,严厉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问: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措施?答:《指导意见》明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领导人员。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赵晓辉、华晔迪)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三是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问:请您谈谈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答:国有企业要先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条做不好,国有企业其他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工作要求。加强党性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一案双查,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巡视工作,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反四风规定,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检机构要履行好监督责任。
三是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一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五是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答: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